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2012移工大遊行

  五月一日在天主教教會是尊為聖若瑟勞工節日,旨在提醒我們人的尊嚴也應顯示在人的工作中,但世界上仍有不少國家忽視這最基本的權利。
  二十一世紀是NGO大聯盟的世代,教會既為弱勢者爭取權利,自然也應需要加入聯盟,身為台灣移工聯盟(Migrant Empowerment Network in Taiwan)的一員,台灣明愛會為移工們服務不遺餘力,在教會內有教區之間的聯盟,與民間的NGO也合作支援。
  五月一日策劃已久的大聯盟遊行於下午一時舉行,大家所爭取的五大訴求為:
  一、立法保障家務勞工
  二、強制國對國直接聘僱
  三、移工得自由轉換雇主
  四、取消九年聘僱年限
  五、取消三年需離境一日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明愛會教你做酵素,愛地球!

聽說過菜渣果皮也能夠拯救地球嗎?四旬期我們推動了康寶燕老師提供『環保酵素的製作與運用,並且結合社區讓關心地球的人一起來為環保盡份心力,如今有了回響!2012年5月22日新北市土城區清水里活動中心,明愛會教你做酵素,愛地球
http://www.catholic.org.tw/caritas/GEnzyme/gEe.files/frame.htm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參與公東高工仁愛健行

      http://tw.myblog.yahoo.com/caritas-taiwan/article?mid=503&prev=-1&next=500       
推動「仁愛健行」已是數年來台東天主教公東高工的愛德行動!台灣明愛會亦多年派一位代表受邀出席同行!今年4月20日早上8點多各班的學生們都好喜悅的集合在一起,由校長、家長會長、教職人員的帶領及救星教養院院長和志工,全校師生約有1500多人懷著關愛、喜樂、光明和希望的心情,為過去幾個星期曾向家人、親戚、鄰居、朋友及社會人士請求贊助此「仁愛健行」募款活動由校園啟程。一歩一腳印的行走經過2個多小時到達了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文化公園共14公里。

卑南文化公園,是座優美幅員遼闊的大草原,學校預先在草地上安插了幾座「用眼睛看清每一件事」「用腳力行每一件事」「用耳聆聽每一件事」「用心經營公東高工」的旗幟,隨著微風在陽光下飄揚著,表達公東高工在教務上,除了提供學生應有的學科知識及專業技能外,也給予身心靈的全人發展教育。

校長將募得的款項捐贈給天主教救星教養院-服務身心障礙者、台灣明愛會-關懷貧窮弱勢族群及公東高工創始人錫質平神父仁愛基金-家境清寒學生等三個單位。接著1500多位的師生在公園用餐,同學們很認真執行垃圾分類,並盡情的進行各項班際活動,真是一幅美好的圖像。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上週五,小聖堂找不到神父舉行彌撒~~~剛巧來了一位由菲律賓來渡假的梁神父,我們有福囉!......吃飯時候更有趣了,有剛由美回國渡假的朱先生;有比利時人;有菲律賓人;有大陸人;還有居住在此的台灣人...全擠進這張照片了。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澳門國際中學七十二位師生來台參訪及生活體驗

澳門國際中學是一所專門為居住在澳門的外籍人士的子弟們設立的,成立於2002年,至今已愈十年。

學校接受不同國籍的學生,也包括本地籍的學生。因此,多元文化、多元宗教是顯而易見的!英語是學校的官方語言。
 



學校每年會選擇一鄰國,給學生們參訪及體驗的機會,中華民國台灣是2012年所選定的國家。
  
台灣明愛會是他們選定的參訪學校及機構之一,我們了解校方的用心使學生們能夠見識到迥異不同的文化、社會的發展,從小培養國際觀,定能開闊同學們的胸懷。此深植教育的舉措對同學們的未來必有裨益。

台灣明愛會為同學們分享「天下一家消滅貧窮」的理念及行動,另邀請光鹽愛盲協會主任及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人員,介紹弱勢團體的努力。最後安排同學們到聖安娜之家及龍山啟能中心,參觀及體驗智能障礙者的學習情況,及休閒娛樂…,並觀察工作人員的餵食方式。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天母堂兒童拜苦路+愛德奉獻

4月25日我們收到天母堂的照片,小朋友開心的打開DIY奉獻盒,在鏡頭前還比個愛心;擺個pose...像這樣的愛心,需要從小(兒童期)培養,以前外國傳教士到台灣來,也把幫助窮人的觀念告訴小朋友呢...
小朋友把他們滿滿的愛心,捐給明愛會幫助窮人.感謝!

3月25日天母堂舉辦兒童拜苦路禮,小朋友體驗耶穌所走的苦路及貧窮人的需要,他們利用廢棄的紙盒及環保杯貼上貼紙,DIY奉獻盒完成了。當然要秀一下囉!這可是窮人的小盒子,將每天節省的1元、5元、10元零錢投到盒子裡,雖然每天只是少少的錢,累積起來捐給明愛會,確可以小兵立大功,幫助很多的窮人呢。讚啦!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頒發泰北在台就學助學金

101.2.16
築夢踏實 美夢成真

2006年起,台灣明愛會關懷泰北在台就讀學生,發現他們除了要面對課業壓力及適應新環境的問題外,多數同學都有經濟上的困難,使得他們在課餘尚需兼差打工,有的甚至需找兩、三份工作,才能免強維持基本的學費及生活費,因此在課業上出現負面的影響,以至有學生因而脫離了學校變成非法居留的打工者。

明愛會針對這些原本充滿理想,遠從泰北來台求學的青年問題,特別增設在台就讀大專學生清寒助學金,原本只設五個名額,其後逐年增加,時至今年(2012)已有32位同學獲得明愛會的助學金。感謝各方善心人士的愛心捐助與支持,方能讓他們能有較多的時間專注於課業上求精進,並在明愛會的關懷鼓勵中,逐漸獲得好成績而順利畢業。

每年二月、八月兩次邀請獲得助學金同學到明愛會座談,在梅神父、李修女有如家人般殷切的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生活,還提供文具、衣物等用品。

獲得2012.2月(上半年)助學金同學共15位名單如下
台灣大學:李春夏
台北大學:沈培詩
中華科技大學:毛偉團
中央大學:青新海、李德昇、李祐豪
暨南大學:楊依依、楊成清、李嬿芬、陳金菊、段建田、
                        李孫科、
張正福、李榮相、王支凡


◎  團體照--前坐中者:梅冬祺神父、李玲玲修女

  梅冬祺神父、張正瑤老師與同學合影

  同學們相互交換課業與生活

  梅冬祺神父頒發助學金

  李玲玲修女頒發助學金(一)

  李玲玲修女頒發助學金(二)

文章分享
  •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橘香清潔劑

    橘香清潔劑

    要丟棄的柑橘類果皮,妙用無窮。
        可以去油膩,擦拭碗筷、排油煙機、瓦斯爐……擦桌子、擦地板
        無公害污染又有淡淡的橘香。

    材料一:
    1.      收集柑橘類果皮,約500公克(乾或濕都可,但不要發霉腐爛喔!)
    2.      2500cc
    3.      小蘇打30公克(西藥房有賣)排油煙機需要100公克,可化油。

        沒有秤的人,可以使用簡單方法(以10人份電鍋計算)
    1.      收集柑橘類果皮,不論重量(約6分滿)
    2.      水淹蓋過果皮
    3.      小蘇打2匙(小湯匙)

    材料二:
    1.      收集柑橘類果皮,約400公克(乾或濕都可,但不要發霉腐爛喔!)
    2.      2000cc
    3.      白醋20cc
    4.      10公克

    製作方法:
      12的材料煮沸後轉小火,加入334材料續煮20分鐘,熄火,待冷卻即可使用。(選擇小蘇打者,請慢慢倒入,免得溢出鍋外
      使用電鍋者1+2+3全部倒入鍋中,外鍋先加一杯水煮後,跳起,再加一杯水續煮,跳起,就完成了。

    使用方法:
      請用菜瓜布或軟布擦拭(乾洗)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

    1_材料一

    2_小蘇打100g

    3_使用電鍋者全部混合

    4_外鍋加一杯水

    5_電鍋跳起後_再加一杯水續煮

    6_經過2杯水煮過效果超強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臺灣明愛愛心舞動 關愛山村留守兒童

    中秋皓月圓,神女舞蹁躚,明愛獻愛心,留守兒童歡。
    第二十七屆教師節、中秋佳節期間,渝鄂交界的重慶市巫山縣培石鄉黃龍小學熱鬧非凡,師生們歡聚一堂,與在此進行公益活動的臺灣明愛基金會進行愛心互動,歡度雙節。在“天地人和”的友好氣氛中開展一系列的愛心活動,關心留守兒童。

    明愛大獻愛心
    臺灣明愛基金會,借雙節的黃金機遇,向巫山黃龍小學近300名留守兒童獻愛心活動,贈送圖書3000冊、電腦4套、辦公桌4套、中秋月餅320份和水果等,由黃龍小學主辦、明愛承辦此次活動。
    明愛會代表易光炳先生在愛心聯誼會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先生是巫山縣培石鄉人,自去北京上大學後,忙於學習和工作,一直未與親人過中秋節。先生說:“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回家的感覺真好”,今天,跟這麼多父老鄉親和同學們一道同度中秋,我異常高興,特感自豪。希望留守兒童振奮精神,增強鬥志,活出一個感恩、自豪、快樂的幸福人生。“百善孝為先”,出世為人,要感恩家庭,父母生育我們,又為了培養我們而強忍別離痛苦,外出務工掙錢,希望我們多讀書、好成才。“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沒有父母在身邊關愛,靠全體老師、學校領導和員工們的關愛,讓我們長知識、增才幹。老師給予我們父母般的呵護和嚴父般的教育,我們長大成才,應該感恩老師和學校。“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作為留守的孩子,要有自豪的性格、頑強的品格,要承擔我們的責任。孔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當地愛心舞動
    在臺灣明愛捐贈儀式上,培石鄉黨委書記向登位、抱龍教育管理中心譚成風、培石小學校長易林峰、新坪小學校長柴先澤、黃龍小學校長易美弟等到會參加愛心互動,與老師們、留守兒童共度雙節。
    鄉黨委書記黃登位在捐贈儀式上作了講話。他說,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值此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之際,我代表鄉黨委、政府向各位老師、同學和家長致以節日祝賀!特別感謝臺灣明愛基金會對我們這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的山區教育事業不遺餘力,鼎力支援。培石鄉地處渝鄂交界的偏遠地區,各方面的發展條件不是很好,鄉黨委、政府雖然盡力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著力提高辦學水準,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培石的教育仍然存在較多問題,特別是由於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生活失助、親情失落、學業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如何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我們黨委、政府和學校必須共同關注、協力解決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能在明愛會易光炳先生的帶動下,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中來,把愛心獻給每一個孩子、把真情送給每一個兒童、把溫暖帶給每一個貧困家庭,讓留守兒童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健康茁壯成長。
    黃龍小學校長易美弟作了發言,他說:今天黃龍小學得到了各級黨政領導和臺灣明愛會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愛,使留守兒童有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我們感激不盡。我們會感恩回報,決心學習“最美鄉村教師”曹瑾的模範事蹟,“愛崗敬業、大愛無疆、無私奉獻、努力拼搏”,每個教師爭取做“人梯”、“ 紅燭”、“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竭誠教書育人,百般關愛留守兒童,以閃光的行動和優異的教育成績回報社會各界的大愛。
    黃龍小學五年級學生譚倩代表留守兒童承諾。她懷著感恩的心情說:“小草,因為陽光的照射,呈現出勃勃生機;鮮花,因為水分的滋養,顯得更加美麗;我們留守兒童,因為學校、社會的關愛而健康成長。”她說,人們常說,人窮志堅,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努力拼搏,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為學校爭光添彩。一定要向大愛無疆的叔叔、阿姨學習,有遠大的理想,努力鍛煉,茁壯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樑,像你們一樣,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發揚光大。
    共度快樂佳節
    明愛會與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及黃龍小學全體師生一道,開展了共慶雙節的友誼活動,愛心互動樂融融,讓留守兒童感到了大愛的溫暖和節日的無比快樂。
    學生易翱等5位同學當天生日,明愛會為他們準備了一個磨盤大的生日蛋糕。易光炳先生及校長易美弟、教師袁尚美等,為過生日的學生點紅蠟燭、分蛋糕,學生們無比幸福,吃得又香又甜,感到了政府的溫暖、愛心的湧動、生日的快樂,終身難忘這個陽光絢麗的日子。
    唐探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