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義大利強震 ‧ 救援持續中

824日發生在義大利中部山區的地震,距離羅馬約100公里,目前已經造成159人死亡,建築嚴重的破壞及生命的損失,救援工作持續進行中。

義大利明愛和教堂的志願者及青年,對救援人員及災民已提供食物,但很難預估具體的需求?第一時間,義大利明愛已撥出100,000歐元的預算,提供被迫離開家園的臨時住屋,並可能的提供諮詢、生活必需品。

義大利明愛團隊與當地明愛工作人員,將討論中程和長程最直接的行動。義大利明愛呼籲918日全國教區募集善心捐款,以幫助社區重建。國際明愛及其他各國明愛紛紛表示全力支持。

台灣明愛會懇請主內兄姐慷慨幫助,支持救災重建行動。

劃撥帳號:19143701(註明:義大利地震)
    戶:財團法人台灣明愛文教基金會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明愛2015年度報告

國際明愛主席塔格萊樞機主教和
秘書長米歇爾·羅伊先生

教宗方濟各在通諭“願祢受讚頌”中,提到要關愛我們共同的家園,他說:「當各種限制、慷慨、團結和關懷的情緒全都一湧而上時,我們才深深的了解到,人類是愛的受造物。」

2015年,我們被教宗方濟各喚醒,看到充滿愛與關懷的未來。在“願祢受讚頌”這篇通諭中,教宗呼籲我們恢復並加強我們與人類、環境和上帝的關係。

沒有計劃就沒有願景,在2015年教宗敦促世界各國的領導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並把所有人的權益放在全球發展議程的中心,而不是少數人的利益。

2015年的明愛大會上,明愛聯盟響應教宗的呼籲,推出未來四年的長遠計劃“人類大家庭,關懷受造物。”

教宗希望團結所有的人,開啟我們的智慧之眼,經由聯結全世界的網絡並檢視我們的良知來改造我們的心靈和生活方式。

即將卸任的明愛主席奧斯卡樞機主教在明愛大會中強調說:「身為一個聯盟,我們有豐富的物質、人力和精神資源來對抗全球所有的不公義和危機。」日後,我們將會懷念這位樞機主教的積極與遠見。

2015年全球所面臨的各種挑戰確實是巨大的。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目前世上的難民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僅佔全世界人口1%的富人,所擁有的財富卻多過其餘99%人民財富的總和。氣候變遷就像死亡的魔鬼橫掃過窮人和最弱勢的團體,留下禍害。

為了杜絕造成貧窮的根本原因,明愛參與了去年九月召開的聯合國大會,繼續聆聽窮人的聲音,因而通過了許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明愛在COP21氣候高峰會議中傾力而出,為保護數以百萬計人民的生活和生計,並朝著生態轉換的方向,跨出關鍵性的一步。

我們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去到世界各個地區的邊緣地帶,實現人人平等的願景,而不忽略任何一個人。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傑米,一位伊拉克記者難民從土耳其移民安頓到美國的故事


傑米是一個來自伊拉克的新聞記者,今年41歲。去年他帶著太太和四個孩子,從土耳其移民到美國。天主教國際移民委員會(ICMC)在他們移民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在伊斯坦堡,他們接受了由ICMC和美國政府共同為土耳其和中東的移民支持中心所舉辦的体檢和東方文化課程。難民在被安置的過程中,多半會被邀請參加這類課程,以便為成為美國永久公民的新生活做準備。
傑米解釋說:「因為身為一名記者,在自己的祖國已不再安全,所以向聯合國難民署(UNHCR)申請合法難民的身份。在伊拉克,民兵不斷地干擾媒体,記者卻不准說出實情。如果是屬於右翼政黨,並說些政府希望聽到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做你的工作。但是如果你獨自探究真理,就不可能成為一名記者,在伊拉克是沒有新聞報導的自由的。」
他說,早在伊拉克,他試圖改行,成為一個印刷公司的經理。“但是事情變得更糟,因為受到政府的威脅。2013-2014年大選結束後,記者被迫和毫無參與政治經驗的人面談,並提供控制國內大局的多數宗教人士的採訪權,而少數群体的現實狀況卻不能被報導。2013年,我試圖採訪參與反叛的人,我的家人卻因此受到威脅。”
傑米說:「回想起在土耳其等待移民時,生活是十分不容易的,我們不被允許離開被指定居住的城市。在移民過程中兩次面談之間的等待時間很長,物價都很貴,當時我們雖然不被允許做任何工作,卻仍然很努力的保持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談起自己在美國的新生活,傑米說:「我覺得我們應該感謝能夠有移民到美國的機會。我太太現在在學英文,大兒子在學校的成績也很有進步。」當被問到他的個人計劃時,他說:「如同我在伊拉克,我希望能在此地擁有記者的學位,或者去深造進修做一名律師。但前提是,我必須先學好英語。」
阿里是傑米的長子,他夢想成為一名太空人。目前,阿里患有自閉症。他可以用英文書寫,卻不能用阿拉伯文書寫。當年在伊拉克,他兩歲大時,親眼目睹一個人在他面前被殺害。因為受到如此大的重創,所以影響了他日後學習發展語言的能力。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遷移的難民與地主,分享充滿希望的故事

2016年世界難民日

ICMC2016617日,日內瓦

為紀念2016620日的世界難民日,天主教國際移民委員會(ICMC)正在發起一項公開呼籲,希望分享全世界難民的故事和訊息,並給予他們支持和團結的力量。


目前有超過6000萬人逃離暴力衝突或迫害,因為缺乏安全移民的合法管道,又沒有足夠的支持可以融入地主國,因此迫切需要我們對難民表示團結關懷,並與他們分享希望與慈悲的訊息。

適逢今年的慈悲禧年,為了響應教宗方濟各的邀請,對有需要的人我們應打開心門和家門。ICMC並呼籲人們分享“慈悲的雙手”這個希望和慈悲的訊息,來支持全世界的移民。2016年的1月到6月,全世界有許多人和難民們分享他們雙手的相片和強而有力的訊息,這些見證分別來自加拿大、意大利、約旦…美國和土耳其等九個國家。

值此2016年的世界難民日,ICMC分享了許多難民的故事,以見證他們在歷盡艱辛之後的決心和毅力,來給予那些還滯留在第三國等待移民的難民們一些希望與信心。經由一個美國家庭收容了50個在越南戰爭中逃離的難民家庭的故事,ICMC呼籲人們關注那些在70年代和80年代落難在地主國的人民的權益。

ICMC相信,即使在今天仍有可能真正改變難民的生活,只要我們張開雙臂歡迎這些陌生人,並給予他們重建家園的機會。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尼伯特颱風來襲,台東真的受傷了 (台東聖母醫院 陳世賢)

親愛的朋友,平安:

六年前,莫拉克颱風帶來了百年大水,沖毀了許多台東人的家。好不容易他們在「聖母健康農莊」找到工作,四十幾個家庭胼手胝足,將荒地開墾成良田,開始種菜、育苗、開餐廳、生產有機麵包、修女蛋糕、製作豆腐,並作為部落送餐的中繼廚房與物料中心,每天供應800個獨居與部落老人的便當。儘管自給自足仍有不足,但營運漸入正軌。至少可以不用向外界伸手請求捐款。

記得有一年農曆過年,同仁們說放假時遊客多,他們都要來上班。記者好心提醒他們記得向老闆申請加班費。他們疑惑地說:「我們都是老闆,為什麼要加班費?」對於曾經失去家的他們來說,聖母健康農莊就是他們的家。

怎知,這次的尼伯特颱風挾著17級以上強風,直撲太麻里,聖母健康農莊首當其衝,網室、苗圃、藥草區、廚房設備器材無一倖免,更別說農作物泡湯了。同仁們趕回農莊整理殘破的廚房,搶救還可以吃的蔬菜,讓部落老人的便當供應可以維持正常供應。然而,幾乎全毀了的菜園要重新恢復生機,沒有幾個月、幾百萬元,大概是沒有辦法。我們怎麼可能不煩惱呢?

原住民同仁反而安慰我們,說:「原本就沒有的,只是現在又沒有了而已。我們再重新來過。」
原住民的樂觀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我說幫大家拍張照片紀念:「要笑喔……釋迦甜不甜?」
「甜~」大伙兒笑得很開心。
才剛拍完,有位同仁就哭了。大家又笑著安慰她。


親愛的好朋友,聖母健康農莊是一個認真的好單位,曾獲環保署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團體,也是台東有機生態教育農場。現在需要大家幫忙祈禱及給予支持
我會是捐款者之一,請你也協助捐款或幫忙轉發。或者你也可以捐款給台東的其他單位。因為台東真的受傷了。

~感謝大家關心~

花蓮教區
劃撥帳號:06619037 (註明:77風災)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會花蓮教區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願祢受讚頌」一年之後

愛秘書長Michel Roy
2016613

如果我必須用一個名詞來概括形容教宗的通諭「願祢受讚頌」(Laudato Si’),那將會是「彼此聯繫」。這個通諭邀請我們修補天主、人類和地球之間破碎的關係,它呼籲我們應全副裝備,為最深層的全球團結而奮鬥。

教宗方濟各計劃以重建的方式實現「願祢受讚頌」中的願景,簡單的說就是要我們以一種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自己和這個世界,並對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承諾愛與關懷。

明愛已經聽到教宗方濟各的呼籲,並以具体的行動來回應他的挑戰,在去年推出全球聯盟遠程策略計劃的主題是“人類大家庭,關懷受造物。”

在過去的一年中,Laudato Si’如同推動帆船的風,已經成為明愛反對各階層貧窮和不公義的最大助力。

受到教宗方濟各關於“必須尊重各個人民和文化的權利”理念的啓發,明愛和其他教會組織一起增加了在泛亞馬遜教會網絡(REPAM)內的承諾,並致力於為亞馬遜的社區領袖們建立一所人權學校。

為響應教宗方濟各注重教育人民具備生態關懷的理念,因此全世界有許多明愛組織紛紛製作了有關的生態保育的影片、報告和測驗,反映給各個學校。

Laudato Si’鼓勵我們致力於維護環境事務,以免窮人生活被蹂躪,例如煤礦的開採,被浪費的食物和氣候的變遷。

Laudato Si’是革命性的,因為它挑戰過去固有的思考和組織世界的方式。它已被視為是影響人們行為的 一個機會和支持明愛作法的原因。

總之,Laudato Si’為明愛注入了新的能量,得以大力幫助和支持窮人。

Laudato Si’的成功,不僅影響了我們的行為和意識,同時也聯結了我們和天主及世界之間精神上的關係。明愛組織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將Laudato Si'推進更深的意涵。

用教宗方濟各的話來說:「除非人類能夠重新自我審視,否則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是不可能重建的。」


明愛已經開始重生的過程,我們邀請所有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針對生產過程中浪費食物的一些應對辦法

塔格萊樞機主教提出

針對生產過程中浪費食物的一些應對辦法

                                   國際明愛2016531

明愛主席塔格萊樞機主教曾表示,食物損耗的問題必須從不同的面向,例如政府的政策、生活的方式,和精神等各方面加以探討。

樞機主教在羅馬的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總部提到:「在食品安全方面,如何利用實際的方法來減少糧食的損失將會是全世界面臨的一大挑戰。」

現在全世界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食物(13億噸)在被人們消費之前就已經被消耗或浪費掉,食物從最初的生產到送達人們家中的過程中,很多都已經被浪費而從供應鏈中消失了,這對於倚賴農產品為生的貧窮家庭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塔格萊樞機主教在演說中提到:「如果要確保每個人,包括最弱勢者,在糧食系統中都能得到足夠的食物,就必須要有合理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來防止糧食的損失。」

樞機主教說減少糧食耗損是明愛計劃實施的項目之一,他以明愛在美國的工作“緬因州的農家”為例,說明農產品如何直接從產地送到需要的人們手中。而馬拉威明愛在2014年的研究報告中也顯示許多糧食的損失正衝擊著許多小農民。

他說,明愛的計劃會將重點放置在最弱勢和邊緣化的人群,並描述明愛為了解除糧食損失的危機:「不僅提供技術解決的方案並回應人類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社會和生態需求。」

樞機主教還談到了教會的一貫承諾,要解決糧食浪費和損失的問題,並引用教宗方濟各的通諭“願祢受讚頌”和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通諭“與真理並行的愛德”中所說:「要消除糧食不安全的結構性原因,就必須經由投資農村基礎設施、灌溉、交通、市場組織、培訓和分享農業技術來促進農業的發展。

樞機主教說:「我們應該用盡所有的好方法來防止糧食的損失。」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教宗方濟各於六月十三日造訪了羅馬的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計劃署的同事們詢問教宗明愛組織可否提高大眾對饑餓的危機意識,並在網絡和社交媒体管道上分享下列資訊。

我們需要被提醒的是,就某種意義上來說,
被丟棄的食物是從窮人和饑民的餐桌上偷來的,又被丟棄。
教宗的話)

請為我祈禱,好讓我也能為世上的饑荒做點事。
教宗的話)

戰爭被餵養的不是人。
在某些情況下,饑餓會被人用來作為戰爭的武器。
教宗的話)

不要感到厭倦或讓問題困擾你,
我向你保證,在實施零饑餓這一當務之急,
我們會給予全力的支持與鼓勵。教宗的話)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亞洲明愛在曼谷召開年會

一、亞洲明愛會(ASIA CARITAS)於201666日至10日在曼谷召開其年會。主題為「人類大家庭•關懷我們的家園」。

                 年會以感恩祭開幕,主祭者、陪祭者為:
    H. E. Luis A. Cardinal Tagle(國際明愛會主席)
    H. E. Francis Xavier Kriengsak(曼谷教區總主教)
    Most. Rev. Paul Tschang-in-Nam(教廷駐泰國大使)
    Most. Rev. Philip Bangchong Chaiyara(泰國明愛主席)
    Most. Rev. Isoa Kikuchi(亞洲明愛主席)

             很榮幸,去年塔格萊樞機主教在羅馬明愛會總大會中高票當選為國際明愛會(CARITAS INTERNATIONALIS)主席。此次亞洲明愛年會是他首次出席、全程陪伴、鼓勵,並給予專題演講。塔格萊樞機將 教宗方濟各的通諭「 Laudato Si' 關懷家園」深入淺出的為大家分析、詮釋內涵,並作神學反省,他要求各明愛會有責任將此訊息傳達給教友及社會團體,大家團結一致的宣導出去。聆聽窮困人的心聲,更使他們能感受教會對他們的大愛及臨在,協助他們能自助發展。樞機主教提醒我們說這份通諭是超越「氣候的變遷問題」,是要求每一個人能改變「心態」負起愛護家園的責任,一定要由個人做起,先要承認「天主」是創造者!亞洲二十三國明愛會各有兩位以上的代表出席,加上歐美明愛會也派出代表幾近百人來共襄盛舉,在充分的時間分享各國為「 Laudato Si'」的活動。

二、亞洲明愛原本分為三區,即東亞、東南亞、南亞,今年會議中正式介紹給大家增加一個「中亞區」明愛,其成員由六個國家明愛組成,即:
        蒙古明愛(MONGLIA
        哈薩克斯坦明愛(KAZAKHSTAN
        塔吉克斯坦明愛(TAJIKISTAN
        烏次比克斯坦明愛(UZBEKISTAN
        土克曼尼斯坦明愛(TURKMENISTAN
        吉爾吉斯坦明愛(KYRGYSTAN

               除蒙古國外其他的都是在蘇維埃共和國解散後新興的國家,明愛會是剛成立不久來回應社會窮困者的需求!中亞明愛會在這次會議中以PPT呈現給大家,他們的國情以及近幾年來努力於慈善及發展服務並行開展。真讓人感動!五個吉斯坦的明愛會能從零開始到今天的成果,都是在國際明愛的領導下,全球明愛兄弟姐妹國的不斷響應支援而得到的!「愛」的團結就是力量,觀賞完畢後,大家都含著淚水、歡笑及掌聲恭賀中亞明愛的成立。蒙古國環境的限制,原本是個肉食民族,數年來的努力,明愛教導村民以溫室栽種蔬菜、水果,讓夢想成真了!
三、第五天亞洲明愛檢討彼此的交流,擬出策略計劃,促進更好的互助合作。大家決定要繼續:(1)宣導反販賣人口研討會。(2)促進有機農耕發展研習會。
               教會明愛會與國際NGO合作互助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聯合國過去八大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DG)一直是不遺餘力的配合推動。這次聯合國的十七項「永績發展目標」SDG2030年,明愛更積極參與全球性的推動。國際明愛專案小組特別為我們簡介了此十七項目標。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包括了傳統的千禧年發展目標中的貧窮、飢餓、醫療、教育、和性別平等之外,還增加了新的主題,例如能源、基礎設施、經濟成長和就業、不平等、城市、持續性的消費和生產、氣候變化、森林、海洋、以及和平與安全。它們的目標與教宗方濟各的呼籲「 Laudato Si'」是不謀而合!
               五天的會議閉幕式中,塔格萊樞機主教再次叮嚀提醒誠如我們的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強調的「教會的核心就是愛」!現任教宗亦說「沒有愛德就不是教會了」。因此教會的堂區明愛,教區明愛以及全國明愛,不能只是有名稱,而是要能付諸行動的明愛!CARITAS

亞洲明愛年會團體照
主題:人類大家庭•關懷我們的家園
國際明愛主席(左三)與澳門明愛、台灣明愛合影
國際明愛主席塔格萊詮釋通諭「Laudato Si' 關懷家園」
國際明愛主席(右)與日本明愛主席(左)戴上中亞明愛贈送的六角帽合影
國際明愛主席(右)與柬埔寨明愛主席(左)合影
聯合國的十七項永績發展目標SDGs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教育才是拯救難民生命的根本措施

前言:天主教會的國際難民服務機構除了國際明愛會(Caritas
Internationalis)之外,尚有JRSCRS,大家同心致力於接待難民、安頓難民,以及展望未來,以下是摘自耶穌會難民服務處(JRS)電訊的一篇重視教育的訊息。

教育才是拯救難民生命的根本措施

                            耶穌會難民服務電訊393
                                       2016519

耶穌會難民服務處(JRS)證實對被迫離開家園流離失所的兒童和青少年而言,教育才是拯救他們生命的最根本措施。在緊急情況下,許多機構提供基本的人道主義援助,JRS則致力於組織教育和娛樂活動來治癒創傷,提高人性尊嚴,並提供學習各項技能的機會。

朱利亞·麥克弗森是JRS美國助理政策主任,他在報告中指出:「這份報告強調對難民和那些因為衝突和危機而流離失所的人,必須優先給予教育,並得到應有的資源和政治支持。」

今天,有超過7500萬的兒童和年輕人因為緊急情況和長期的危機被迫中途輟學。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連串的戰爭,對學校的襲擊,天然的災害和有史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在在增加了在緊急情況下教育的必要性。

儘管有這方面的需要,但是自從2010年以來,每年投入教育的人道主義資金還不到總數的百分之二。但是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因為世界人道主義高峰會議將於下週在伊斯坦堡舉行,會議中將針對這個目前面臨的最重要的議題加以處理。

在這段會議期間,教育服務不能等待基金了(ECWF),它將陸續推出服務計劃。這項工作的目的是推動和協調教育計劃,以滿足受危機影響的兒童和青年的需求。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在審核這項基金(ECWF)時說:「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這些受影響的青年將淪為童工、販賣兒童和童婚的犧牲品,他們不但會對時代感到不滿,也將會是失落的一代。」

JRS西非地區的區域主任艾瑞克神父說:「當我們服務的對象覺得全世界都遺忘了他們而感到絕望時,卻因為教育的提供而讓他們又看到了希望。」

JRS1980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將工作重點放置在確保最弱勢族群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有機會接受教育。在新的緊急情況地區如敘利亞、查德、伊索匹亞和肯亞等國內長期流離失所的難民安置區,JRS有希望能夠為當地提供有效和高質量的教育方案。

JRS北美地區的區域主任說:「JRS的教育計畫有助於確保最弱勢和被剝奪權利的族群—特別是婦女和小女孩—有機會獲得教育。」

JRS國際部主任湯瑪斯神父即將出席伊斯坦堡高峰會議,並在523日一項名為「在緊急情況提供高品質的教育時,該做些什麼?」的活動上發言。

如果所有的孩童離開學校時都已具備了閱讀能力,那麼全球貧困水平將可下降12%,隨著接受高品質的教育,每個人將可以盡力發揮潛能,貢獻社會,來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穩定性。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厄瓜多爾地震之後的家園、食物和工作重點

國際明愛,201656

7.8級的大地震蹂躪厄瓜多爾北海岸的兩個多星期之後,明愛的目標是利用國際緊急援助資金幫助分散在8個農村社區的700個家庭(3500)重建他們的生活。

這次地震造成659人死亡,而受傷和被波及的民眾更高達4,605人,埃斯梅拉達斯和馬納比省的大部份社區都元氣大傷,許多建築物、基礎設施和生活所需都被掩埋在瓦礫堆下。

明愛厄瓜多爾秘書長毛里西奧·羅佩茲說:「我們已經認清最迫切需要的項目,要恢復社會結構、精神動力,使整個社區和許多家庭過有尊嚴的生活是需要投注巨大的心力的。」

在未來的一年,明愛會將救援工作專注在糧食供應、社會心理、精神支持和重建住屋與生計上。

家庭中的小孩、老年人、殘障者、孕婦和哺乳的母親將得到優先的照顧。

流離失所的家庭急需得到營養補給品和衛生用品包,在遭受重創的災區醫療服務是很困難的,當地有九家醫院被嚴重破壞無法運作。降雨和環境中的病菌增加疾病爆發的風險,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遏止疾病在臨時避難所的傳播,所以是必須的。

當許多人正在努力諒解他們已經失去了親人、家園和工作時,教區將持續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在重建的過程中,傾聽中心也附設有會客室,災民可以前往索取資料,並接受輔導。

厄瓜多爾明愛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情緒對災民的影響是永久的,在醫治了身體上的創傷之後,心理精神的陪伴療癒了內在的精神和情緒,使個人和家庭得以恢復鮮活的生命力。

為流離失所的家庭提供更長久的住屋也是最令人關切的課題,雖然有些地區所有的建築物都被震壞了,但百分之七十的家庭將有機會就地取材重建家園。

住家會在各方協助下進行重建,並且在設計時充份考慮到抗震安全性,使得未來不致受到地震的損害。

在援助計劃的最後階段,家庭若經營小農地將會獲得資助,他們可以消費和出售他們的收成,幫助其他重建家庭儲備和賺錢以支付費用。


未來一年的援助計劃將耗資140萬歐元,羅佩茲說:「我們深深感謝來自世界各地持續不斷的愛心捐助,尤其是我們的姐妹明愛組織。祈求天主使我們成為生活中的主角來陪伴這些苦難的災民。」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延期報名時間:「熟悉的陌生人—失智者的關顧」研討會


 社團法人台灣教會合作協會
「熟悉的陌生人—失智者的關顧」研討會
簡章

目前全世界每3秒鐘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每年新增990萬人,2015年已有4680萬人罹患此病。失智症已成為各國政府公共衛生和社會照顧的優先議題,也是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無可迴避的課題。
    失智症是影響腦部功能的疾病,症狀多元,照顧不易,家屬(照顧者)長期下來備感壓力
挫折,身心俱疲。為讓更多人能正確了解失智症,並協助患者家屬獲得專業知識和資源,
特舉辦此會,願迷失徬徨者能藉此尋得出路,並領受耶穌基督的救恩和大愛。

  日    期:2016531日(二)08:20~15:30
  地    點:士林真理堂(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729B1
      辦:社團法人台灣教會合作協會          辦:婦女關懷小組
      師:陳俊佑 主任/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社會工作組
  參加對象:各會員單位同工、希望了解失智症及失智症者之家屬
      用:100元,現場繳費並備有中餐。為訂餐及印製手冊統計,仍須事先報名
  報名截止︰即日起至2016520日或額滿(200)為止。
  報名方式︰傳真02-2311-5124 e-mail: social-song@caritas.org.tw(天主教友)

 課程內容:
 
 
08:20~08:40
08:40~09:10
宣佈開會
詩歌讚美主
致歡迎詞、開會祈禱
各單位與攤位介紹
09:10~10:40
專題演講一 當失智者的好朋友:
認識失智症(Q & A)
10:40~10:50
休息時間
10:50~12:20
專題演講二
以個案為中心的照顧技巧:
與失智症者的溝通技巧與
日常生活照顧(Q & A)
12:20~13:20
午餐時間
13:20~13:30
讚美律動
13:30~15:20
專題演講三 照顧者壓力調適與
失智症防治(Q & A)
15:20~15:30
閉會祈禱

課程
課程目標
當失智者的好朋友:
認識失智症
1.理解失智症者
2.全球失智症憲章
3.認識失智症十大警訊、失智症篩檢
4.失智者常見的精神行為問題、診斷與治療(藥物、非藥物治療)
以個案為中心的照顧技巧:
與失智症者的溝通技巧與
日常生活照顧
1.輕、中、重度失智症者的溝通技巧
2.失智症者日常生活照顧目標、原則與應有之態度
3.失智症者日常生活照顧內容及技巧(進食、營養、排泄、穿衣、洗澡、睡眠、安全等)
照顧者壓力調適與
失智症防治
1.  照顧者負荷與壓力調適
2.  台灣地區失智症社會資源認識與運用
3.  失智症防治:大腦保健體操
參考資料:1.「被遺忘的時光」(認識失智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uuk9sn1AA
          2.「凝視阿茲海默氏症的眼睛」(居家照顧技巧)http://www.cfad.org.tw/video.php?view=25
          3.AMANI阿嬤妮十大警訊宣導動畫NO.1~NO.1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If7iKwuuo
          4.「大腦保健體操」http://www.cfad.org.tw/video.php?view=58

‾‾‾‾‾‾‾‾‾‾‾‾‾‾‾‾‾‾‾‾‾‾
社團法人台灣教會合作協會
「熟悉的陌生人—失智者的關顧」研討會
報名表
報名傳真︰02-2311-5124      e-mailsocial-song@caritas.org.tw
報名表歡迎自行影印使用,即日起接受報名至520日或額滿為止。
活動備有午餐,敬請自行攜帶環保杯/筷。

  位:

聯絡人:

  話:


1
姓名/稱謂

連絡電話

E-MAIL

用餐選項
□皆可  □素食  □不吃牛肉